通用头部--玉溪市人民医院
健康知识问与答
发布时间:2009-06-10

    一、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会有什么后遗症,用什么药比较好?

    答:一般来说,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较好,90%随访正常,大量出血并有临床急剧变化者会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主要的后遗症是脑积水,部分有脑沟增宽。重型脑室出血死亡率可达15%以上,存活者近45%有后遗症。

    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防止继续出血及保护脑细胞。

    1、加强护理:保暖,保持安静,减少干扰,避免剧烈哭闹。液量一般控制在50-60ml/kg.d。
    2、对症治疗:可给予VitK1 5-10mg静注或肌注,无惊厥时,给予小剂量的苯巴比妥5mg/kg.d。有惊厥时,给予大剂量的苯巴比妥20-30mg/kg.d,首次负荷量10-15mg/kg.d,q6-8h,必要时可给予安定0.3mg/kg。有脑水肿给予地塞米松,首剂1-2mg/kg,以后每次0.2-0.4mg/kg,必要时给予甘露醇0.25-0.3/kg.次,q4-6h。之后根据病情逐减量。可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改善脑细胞代谢药,可考虑胞二磷胆碱或脑活素(惊厥控制后)。
    4、脑积水的治疗: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可口服乙酰唑胺15mg/kg.d或速尿1-2mg/kg.d,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5、后期可应用高压氧治疗及康复治疗。
    6、但有部分病人治疗后,仍有脑沟增宽,注意随访。

    二、我的孩子出生两个月了,她的肚脐还向外鼓,没落下去,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多久才会落下去?需要治疗吗?

    答:从你的描述分析,可能是“脐疝”。大多1岁左右自行痊愈,也有部分随年龄长大增大,不能痊愈。若病儿2—4岁以后脐疝仍不愈合、且脐孔径较大(超过2cm),或内脏与脐疝疝囊有粘连(疝内容不能完全复位),以及少数不典型疝持久不愈者,可考虑脐疝修补术。

    家庭护理:

    1、减少啼哭或屏气,多拍哄。
    2、孩子哭吵的时候用手掌平压脐部,使脐下的疝内容物不致膨出,利于疝口紧缩和生长修复。
    3、硬币法:用1元硬币,干净面垫或纱布包裹,放在脐上,然后护脐带、松紧带或护腰带包扎,防止滑离脐部。通常白天佩带,夜间睡时解开,并经常调节腹带松紧度,以起到既防止脐疝过分膨出,又保证小儿饮食入量和腹部发育。
    4、粘贴法:用2条4厘米宽胶布,其中一条开一横行小孔,将另一胶布一端剪窄,使其能正好穿过小孔。用75%医用酒精消毒局部皮肤后,将胶布粘牢固定,使脐部下陷,两侧缺损缘相接触。注意一周后更换胶布,可连续贴用3—6月,使用中注意局部清洁,保护皮肤,防止起泡糜烂。
    如果你护理得当,脐疝愈合,就可以避免手术治疗。

    三、请问小儿反复发烧是否与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有关?是否需要做手术,手术有何利弊?如果不需要手术小儿扁桃体炎将如何根治?

    答:1、小儿反复发烧与扁桃体炎发作有关,扁桃体发炎可以引起发烧,但发烧不一定是扁桃体所致。

    2、扁桃体作为一个免疫器官,具有生理保护功能。特别是儿童,扁桃体对机体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任意切除扁桃体将消除局部的免疫反应,甚至出现免疫监视障碍。因此,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只有对那些炎症已呈不可逆性病变的扁桃体才考虑手术治疗。扁桃体经常发炎可以摘除扁桃体,一般认为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呈非反复发作,但曾引起咽旁间隙感染或扁桃体周脓肿者,可以摘除扁桃体。扁桃体摘除宜在急性炎症控制半月以后摘除扁桃体合适,因在急性期摘除扁桃体容易出血。

    3、不手术可以参考以下办法:
    ①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
    ②其他如扁桃体隐窝灌洗、激光或微波治疗,均有人试用,远期疗效尚待观察;
    ③基于慢性扁桃体炎是感染—变态反应状态的观点,本病治疗不应仅限于抗菌药物或动辄手术,而应结合免疫疗法和抗变应性措施,包括使用有脱敏作用的细菌制品,以及各种增强免疫力的药物,如注射丙种球蛋白、转移因子等。

    总之,只有体质增强了,扁桃体炎症减少发作或不发作,不影响正常生活质量,就算“根治”。

编辑:刘燕

编辑:刘燕
关闭
通用底部--玉溪市人民医院
健康知识问与答
发布时间:2009-06-10

    一、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会有什么后遗症,用什么药比较好?

    答:一般来说,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较好,90%随访正常,大量出血并有临床急剧变化者会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主要的后遗症是脑积水,部分有脑沟增宽。重型脑室出血死亡率可达15%以上,存活者近45%有后遗症。

    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防止继续出血及保护脑细胞。

    1、加强护理:保暖,保持安静,减少干扰,避免剧烈哭闹。液量一般控制在50-60ml/kg.d。
    2、对症治疗:可给予VitK1 5-10mg静注或肌注,无惊厥时,给予小剂量的苯巴比妥5mg/kg.d。有惊厥时,给予大剂量的苯巴比妥20-30mg/kg.d,首次负荷量10-15mg/kg.d,q6-8h,必要时可给予安定0.3mg/kg。有脑水肿给予地塞米松,首剂1-2mg/kg,以后每次0.2-0.4mg/kg,必要时给予甘露醇0.25-0.3/kg.次,q4-6h。之后根据病情逐减量。可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改善脑细胞代谢药,可考虑胞二磷胆碱或脑活素(惊厥控制后)。
    4、脑积水的治疗: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可口服乙酰唑胺15mg/kg.d或速尿1-2mg/kg.d,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5、后期可应用高压氧治疗及康复治疗。
    6、但有部分病人治疗后,仍有脑沟增宽,注意随访。

    二、我的孩子出生两个月了,她的肚脐还向外鼓,没落下去,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多久才会落下去?需要治疗吗?

    答:从你的描述分析,可能是“脐疝”。大多1岁左右自行痊愈,也有部分随年龄长大增大,不能痊愈。若病儿2—4岁以后脐疝仍不愈合、且脐孔径较大(超过2cm),或内脏与脐疝疝囊有粘连(疝内容不能完全复位),以及少数不典型疝持久不愈者,可考虑脐疝修补术。

    家庭护理:

    1、减少啼哭或屏气,多拍哄。
    2、孩子哭吵的时候用手掌平压脐部,使脐下的疝内容物不致膨出,利于疝口紧缩和生长修复。
    3、硬币法:用1元硬币,干净面垫或纱布包裹,放在脐上,然后护脐带、松紧带或护腰带包扎,防止滑离脐部。通常白天佩带,夜间睡时解开,并经常调节腹带松紧度,以起到既防止脐疝过分膨出,又保证小儿饮食入量和腹部发育。
    4、粘贴法:用2条4厘米宽胶布,其中一条开一横行小孔,将另一胶布一端剪窄,使其能正好穿过小孔。用75%医用酒精消毒局部皮肤后,将胶布粘牢固定,使脐部下陷,两侧缺损缘相接触。注意一周后更换胶布,可连续贴用3—6月,使用中注意局部清洁,保护皮肤,防止起泡糜烂。
    如果你护理得当,脐疝愈合,就可以避免手术治疗。

    三、请问小儿反复发烧是否与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有关?是否需要做手术,手术有何利弊?如果不需要手术小儿扁桃体炎将如何根治?

    答:1、小儿反复发烧与扁桃体炎发作有关,扁桃体发炎可以引起发烧,但发烧不一定是扁桃体所致。

    2、扁桃体作为一个免疫器官,具有生理保护功能。特别是儿童,扁桃体对机体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任意切除扁桃体将消除局部的免疫反应,甚至出现免疫监视障碍。因此,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只有对那些炎症已呈不可逆性病变的扁桃体才考虑手术治疗。扁桃体经常发炎可以摘除扁桃体,一般认为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呈非反复发作,但曾引起咽旁间隙感染或扁桃体周脓肿者,可以摘除扁桃体。扁桃体摘除宜在急性炎症控制半月以后摘除扁桃体合适,因在急性期摘除扁桃体容易出血。

    3、不手术可以参考以下办法:
    ①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
    ②其他如扁桃体隐窝灌洗、激光或微波治疗,均有人试用,远期疗效尚待观察;
    ③基于慢性扁桃体炎是感染—变态反应状态的观点,本病治疗不应仅限于抗菌药物或动辄手术,而应结合免疫疗法和抗变应性措施,包括使用有脱敏作用的细菌制品,以及各种增强免疫力的药物,如注射丙种球蛋白、转移因子等。

    总之,只有体质增强了,扁桃体炎症减少发作或不发作,不影响正常生活质量,就算“根治”。

编辑:刘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