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院为什么要取消门诊静脉输液?
答:世界卫生组织很早就提出了“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合理用药原则。在很多发达国家,输液被当作一场小手术,慎之又慎。 药学专家普遍认为,输液存在多种风险。首先,容易导致不良反应。相比口服和肌肉注射,输液是最危险的给药方式,因为静脉注射直接突破了人体自我保护系统,直接损害肝、肾等器官。同时,一些中药注射剂的提取成分不明,若药物中可能引起过敏的杂质进入血液,可引发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其次,造成抗生素耐药。抗生素是目前门诊输液中最常见的一类药物。滥用抗生素会使病菌产生耐药性,一旦现有抗生素不能起效,我们就可能面临无药可医的困境。今年5月21日,世卫组织发表文章呼吁应对全球耐药感染问题。文章估计,在抗生素用量约占世界一半的中国,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到2050年,抗生素耐药每年将导致100万人早死,累计给中国造成20万亿美元的损失。 最后,引发疾病。输液所用液体中存在的非可代谢微粒会在体内蓄积,慢慢形成肉芽肿。若过度输液,大量微粒可能造成局部循环障碍,引起血管栓塞。此外,不当输液还会加重心脏和肾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