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头部--玉溪市人民医院
医患面对面:扛过阴霾 我们一起迎接春暖花开
发布时间:2020-02-08

2月3日,经过为期9天的救治,玉溪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出院。9天,神秘而漫长,医护携手,共抗病毒。下面这些文字,见证了医患之间的每一个温情瞬间。

来自第一例治愈患者的感谢信:

9天来,你们耐心、细致地关心和照顾我,谢谢你们。说起来,到现在也没把你们认清,每次都是听声音辨认,我虽不幸染上病毒,但我又幸运地遇到了你们。

确诊以来,你们帮助我,无论生活上还是心理上。刚开始,我心里有些紧张,甚至是恐惧,特别是看到网上的一些评论。医生们安慰我,让我调整好心态,放松心情,安心配合医生治疗。我食欲不好,医生们送水果、牛奶、面包,还问有其他想吃的,可以买来给我。正是你们的关心,才让我的病好得这么快。

因为疫情,在本该与家人团聚的时候,你们选择了冲锋一线,你们是父母的孩子,亦或是孩子的父母,为了抗击疫情,牺牲了陪伴他们的时间,舍小家,为大家。对充满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疫情,你们选择了坚持。因为你们的坚持,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因为你们的无畏和付出,疫情终将被消灭。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无数像你们一样的白衣天使在负重前行。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谢谢你们!

你们要做好自我防护,祝你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玉溪第一例患者

2020年2月2日

新冠肺炎救治第一护理小组组长王海超:我们同在2020年是一个新希望的开始,2020年也是一个新挑战的开始,这个年,我们过得异常艰难。

每天都心系武汉的疫情报道,祈祷早日获得放心的消息。在距武汉1300多公里的云贵高原上,内心一直侥幸能免于这场灾难,我们面带笑容互相打趣,希望所有的准备都是徒劳。但无孔不入的病毒哪能轻易止步!大年初一,爆竹的烟味还在空气里飘荡,一个紧急的电话不由得让人心头一紧,准备,我们要披上这身白衣战袍,去面对肆虐的病毒。

加入这场战斗我们义无反顾,没有太多时间与家人告别,拿起早就收拾好的简单衣物,狠心把啼哭的孩子锁在门内,匆匆投身这场波涛汹涌的抗疫之战。

全院各部门迅速运转,医务部、护理部、质控部、宣传部…每一位工作人员都严守岗位,一丝不苟。作为本院首次接诊患者的医务人员,我和王巧凤医生层层防护后进入了隔离病房。旁人退去后突然的寂静使得心跳异常的清晰,看着长长的走廊还没回过神来,2位转运人员已经把第一位病人送进了病房。

患者是一位年轻小伙,个子不高,戴的低低的防护帽遮住了眼睛。我担心他害怕,小心翼翼的向他自我介绍,询问病史。

因为紧张,他有些拘谨,取得同意后脱下了隔离衣。我递体温表让他量体温,颤抖的双手透露出小伙子内心的害怕。我鼓励他:"不用担心,你的症状轻,而且年轻,好好配合治疗,会很快恢复的。"

通过交谈,了解到小伙子因不知道自己生病回家使得家人甚至整个村子被隔离而感到自责,感受到他是一位替别人着想的年轻人。他不断感谢我们,愧疚他的到来使我们都被隔离在病房。我的心也不由得紧紧的,其实他也是这场病毒肆虐的受害者啊。

每一次换班我们都仔细交接要特别关注小伙子的心理状况,团队里最年轻的成员伏星,是心理护理小组的成员,通过她专业的心理疏导,小伙子慢慢接受了生病所带来的困扰,并积极配合我们治疗。他主动监测体温,认真记录,每次巡视马上就能告诉我们自己的情况。

随着患者慢慢增多,工作量不断增大,穿着防护服憋闷难受,加上连续的阴冷天让大家的情绪有些低沉,望着隐隐露出蓝色的天空,我们期待抗疫的晴天快快到来。

抗击新冠病毒的医患就像是黑夜结伴赶路的伙伴,借着微光摸索前行,只有互相信任,互相鼓励,一步一步走上黎明的大道。

天空渐渐放晴,即使在晒不到太阳的隔离区也能微微感受到阳光的温暖。这天终于传来好消息,小伙子体温正常3天后,三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肺部CT无异常,达到治愈出院的标准。

安排小伙子出院时我们是激动的,内心很期待跟这位生死之交的患者来个大大的拥抱,但职业的严谨让我们只能隔着一段安全距离互相表达心中的喜悦。

临出门,小伙子一个转身,深深地一个鞠躬,让我们不由得鼻子一酸,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在进行病房终末消毒时,发现小伙子详细记录的体温和他特意留下的感谢信,简短但真挚的话语触碰到了每一位工作人员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泪水瞬间决堤,痛快流淌出这几天一直憋在心里的阴郁。

擦干眼泪,我们脸上有更坚定的笑容,我们内心有更强烈的信念:我是玉医人,抗击疫情,责无旁贷!

小伙子,感谢你,你的好转出院给我们带来了希望,也给玉溪所有人带来了希望;小伙子,你的感恩在每一位医护人员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生了根,发了芽,要长在春天里!

7日,第二位患者也好转出院,慢慢的会有第三位、第四位……相信我们一定会战胜疫情,迎接春暖花开的明天。

3

通讯员:王海超    编辑:董国清  李长琼

编辑:刘玉霞
关闭
通用底部--玉溪市人民医院
医患面对面:扛过阴霾 我们一起迎接春暖花开
发布时间:2020-02-08

2月3日,经过为期9天的救治,玉溪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出院。9天,神秘而漫长,医护携手,共抗病毒。下面这些文字,见证了医患之间的每一个温情瞬间。

来自第一例治愈患者的感谢信:

9天来,你们耐心、细致地关心和照顾我,谢谢你们。说起来,到现在也没把你们认清,每次都是听声音辨认,我虽不幸染上病毒,但我又幸运地遇到了你们。

确诊以来,你们帮助我,无论生活上还是心理上。刚开始,我心里有些紧张,甚至是恐惧,特别是看到网上的一些评论。医生们安慰我,让我调整好心态,放松心情,安心配合医生治疗。我食欲不好,医生们送水果、牛奶、面包,还问有其他想吃的,可以买来给我。正是你们的关心,才让我的病好得这么快。

因为疫情,在本该与家人团聚的时候,你们选择了冲锋一线,你们是父母的孩子,亦或是孩子的父母,为了抗击疫情,牺牲了陪伴他们的时间,舍小家,为大家。对充满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疫情,你们选择了坚持。因为你们的坚持,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因为你们的无畏和付出,疫情终将被消灭。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无数像你们一样的白衣天使在负重前行。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谢谢你们!

你们要做好自我防护,祝你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玉溪第一例患者

2020年2月2日

新冠肺炎救治第一护理小组组长王海超:我们同在2020年是一个新希望的开始,2020年也是一个新挑战的开始,这个年,我们过得异常艰难。

每天都心系武汉的疫情报道,祈祷早日获得放心的消息。在距武汉1300多公里的云贵高原上,内心一直侥幸能免于这场灾难,我们面带笑容互相打趣,希望所有的准备都是徒劳。但无孔不入的病毒哪能轻易止步!大年初一,爆竹的烟味还在空气里飘荡,一个紧急的电话不由得让人心头一紧,准备,我们要披上这身白衣战袍,去面对肆虐的病毒。

加入这场战斗我们义无反顾,没有太多时间与家人告别,拿起早就收拾好的简单衣物,狠心把啼哭的孩子锁在门内,匆匆投身这场波涛汹涌的抗疫之战。

全院各部门迅速运转,医务部、护理部、质控部、宣传部…每一位工作人员都严守岗位,一丝不苟。作为本院首次接诊患者的医务人员,我和王巧凤医生层层防护后进入了隔离病房。旁人退去后突然的寂静使得心跳异常的清晰,看着长长的走廊还没回过神来,2位转运人员已经把第一位病人送进了病房。

患者是一位年轻小伙,个子不高,戴的低低的防护帽遮住了眼睛。我担心他害怕,小心翼翼的向他自我介绍,询问病史。

因为紧张,他有些拘谨,取得同意后脱下了隔离衣。我递体温表让他量体温,颤抖的双手透露出小伙子内心的害怕。我鼓励他:"不用担心,你的症状轻,而且年轻,好好配合治疗,会很快恢复的。"

通过交谈,了解到小伙子因不知道自己生病回家使得家人甚至整个村子被隔离而感到自责,感受到他是一位替别人着想的年轻人。他不断感谢我们,愧疚他的到来使我们都被隔离在病房。我的心也不由得紧紧的,其实他也是这场病毒肆虐的受害者啊。

每一次换班我们都仔细交接要特别关注小伙子的心理状况,团队里最年轻的成员伏星,是心理护理小组的成员,通过她专业的心理疏导,小伙子慢慢接受了生病所带来的困扰,并积极配合我们治疗。他主动监测体温,认真记录,每次巡视马上就能告诉我们自己的情况。

随着患者慢慢增多,工作量不断增大,穿着防护服憋闷难受,加上连续的阴冷天让大家的情绪有些低沉,望着隐隐露出蓝色的天空,我们期待抗疫的晴天快快到来。

抗击新冠病毒的医患就像是黑夜结伴赶路的伙伴,借着微光摸索前行,只有互相信任,互相鼓励,一步一步走上黎明的大道。

天空渐渐放晴,即使在晒不到太阳的隔离区也能微微感受到阳光的温暖。这天终于传来好消息,小伙子体温正常3天后,三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肺部CT无异常,达到治愈出院的标准。

安排小伙子出院时我们是激动的,内心很期待跟这位生死之交的患者来个大大的拥抱,但职业的严谨让我们只能隔着一段安全距离互相表达心中的喜悦。

临出门,小伙子一个转身,深深地一个鞠躬,让我们不由得鼻子一酸,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在进行病房终末消毒时,发现小伙子详细记录的体温和他特意留下的感谢信,简短但真挚的话语触碰到了每一位工作人员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泪水瞬间决堤,痛快流淌出这几天一直憋在心里的阴郁。

擦干眼泪,我们脸上有更坚定的笑容,我们内心有更强烈的信念:我是玉医人,抗击疫情,责无旁贷!

小伙子,感谢你,你的好转出院给我们带来了希望,也给玉溪所有人带来了希望;小伙子,你的感恩在每一位医护人员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生了根,发了芽,要长在春天里!

7日,第二位患者也好转出院,慢慢的会有第三位、第四位……相信我们一定会战胜疫情,迎接春暖花开的明天。

3

通讯员:王海超    编辑:董国清  李长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