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头部--玉溪市人民医院
生日快乐:玉溪隔离病区王福平医生
发布时间:2020-02-16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2月15日是隔离病区王福平医生的生日,院工会精心准备了生日蛋糕送进隔离病区,隔离病区内休息换岗的医护人员齐聚一起为王医生过生日。玉溪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杨玲,副院长、工会副主席张锡光,工会副主席李所贵代表医院党政领导班子及全院职工通过视频对话方式为王医生送上生日祝福,并殷切嘱咐王医生及隔离病区的医护人员在做好医疗工作的同时,注意个人防护 ,保重身体!

新冠肺炎暴发后,王福平医生主动请战一线参加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于2月1日进入玉溪市人民医院新冠肺炎确诊病人隔离区开展治疗工作。进入隔离病区后,有着重症医学专业知识的他很快发挥自己的优势,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病人特别是重症病例的诊治方案提出了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有一例湖北患者,患有糖尿病,血管条件不好,外周静脉留置针经常出问题,需要反复穿刺,因此对医护人员产生抵触情绪。王福平得知这个情况后,自告奋勇到病房和他进行沟通。王医生说自己是湖南人,与湖北也是半个老乡,以此为话题拉起了家常。患者一听,心里的抵触情绪放松了一半,接着,王医生向他解释导致需要反复穿刺的原因,并建议行中心静脉置管,以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患者接受了王医生的建议。尤其是当王医生娴熟地为病人做了穿刺置管解决反复穿刺问题后,患者对王医生充满了感激之情,对之前的态度也表示歉意,对大家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治疗上也很积极配合,目前病情已经明显好转了。

image005

还有一位患者,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患者,尽管大家按照国家标准的诊疗指南进行治疗,但是患者仍然出现了呼吸衰竭加重,面罩吸氧不能满足病人需要的问题。王医生利用重症医学治疗经验,调配来一台高流量无创呼吸机,为患者进行了高流量吸氧,患者不需要带面罩,不会憋闷,还方便进食、饮食,便利性和舒适性明显提升。细心的王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每天密切观察患者对高流量无创呼吸机的治疗效果,随时准备为患者气管插管,同时为患者加油打气,让她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经过几天的治疗,目前患者的呼吸情况已经明显得到了改善。

都说选择从医就是选择了一辈子永不停歇地学习,王医生就是这样一个爱学习的人,翻开他的简历就惊到了:王福平,硕士研究生,200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2009年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进修重症医学,2013-2014年在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医院访学1年,目前是玉溪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玉溪市医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医院协会ICU管理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正是因为他的出色和对医学的执著追求,所以在众多的请战医生中选择他到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工作。

据新冠肺炎救治第一护理小组组长王海超介绍:王医生对病人的治疗比较专业,而且比较好学,进来就准备了好多书,除了进隔离病房、吃饭以外的时间就是看书,几天时间就看完一本专业书。

一起奋战了13天的王巧凤医生也说:"他专业技术强,在治疗方面,从重症医学角度给了我们很多帮助,同时又是个比较热心的人,总是很主动地帮助同事"。

第一梯队护理副组长崔雯说起王医生,更多的是感动:王医生进来之前,我每天都要背着大壶的消毒水喷洒,时间一长,腰就疼,他进来之后看到我要背那么大的壶喷洒消毒,他就说'以后大壶的消毒水就由我来背',一下子我觉得好暖心。还有他对病人的治疗很用心,总是很积极地查资料,然后跟大家分享。"

其实,王医生还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双胞胎女儿还不到三岁,自从他进入了隔离病区,对女儿的思念就是看照片和通过微信视频电话来缓解,但王医生就是这样乐观、好学、乐于助人且勇敢的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他是玉医上千自愿请战医护人员的优秀代表之一。

生日快乐,王医生!

image011

通讯员:董国清      编辑:雷素玲

图片提供:崔雯  王福平

编辑:刘玉霞
关闭
通用底部--玉溪市人民医院
生日快乐:玉溪隔离病区王福平医生
发布时间:2020-02-16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2月15日是隔离病区王福平医生的生日,院工会精心准备了生日蛋糕送进隔离病区,隔离病区内休息换岗的医护人员齐聚一起为王医生过生日。玉溪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杨玲,副院长、工会副主席张锡光,工会副主席李所贵代表医院党政领导班子及全院职工通过视频对话方式为王医生送上生日祝福,并殷切嘱咐王医生及隔离病区的医护人员在做好医疗工作的同时,注意个人防护 ,保重身体!

新冠肺炎暴发后,王福平医生主动请战一线参加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于2月1日进入玉溪市人民医院新冠肺炎确诊病人隔离区开展治疗工作。进入隔离病区后,有着重症医学专业知识的他很快发挥自己的优势,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病人特别是重症病例的诊治方案提出了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有一例湖北患者,患有糖尿病,血管条件不好,外周静脉留置针经常出问题,需要反复穿刺,因此对医护人员产生抵触情绪。王福平得知这个情况后,自告奋勇到病房和他进行沟通。王医生说自己是湖南人,与湖北也是半个老乡,以此为话题拉起了家常。患者一听,心里的抵触情绪放松了一半,接着,王医生向他解释导致需要反复穿刺的原因,并建议行中心静脉置管,以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患者接受了王医生的建议。尤其是当王医生娴熟地为病人做了穿刺置管解决反复穿刺问题后,患者对王医生充满了感激之情,对之前的态度也表示歉意,对大家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治疗上也很积极配合,目前病情已经明显好转了。

image005

还有一位患者,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患者,尽管大家按照国家标准的诊疗指南进行治疗,但是患者仍然出现了呼吸衰竭加重,面罩吸氧不能满足病人需要的问题。王医生利用重症医学治疗经验,调配来一台高流量无创呼吸机,为患者进行了高流量吸氧,患者不需要带面罩,不会憋闷,还方便进食、饮食,便利性和舒适性明显提升。细心的王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每天密切观察患者对高流量无创呼吸机的治疗效果,随时准备为患者气管插管,同时为患者加油打气,让她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经过几天的治疗,目前患者的呼吸情况已经明显得到了改善。

都说选择从医就是选择了一辈子永不停歇地学习,王医生就是这样一个爱学习的人,翻开他的简历就惊到了:王福平,硕士研究生,200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2009年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进修重症医学,2013-2014年在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医院访学1年,目前是玉溪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玉溪市医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医院协会ICU管理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正是因为他的出色和对医学的执著追求,所以在众多的请战医生中选择他到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工作。

据新冠肺炎救治第一护理小组组长王海超介绍:王医生对病人的治疗比较专业,而且比较好学,进来就准备了好多书,除了进隔离病房、吃饭以外的时间就是看书,几天时间就看完一本专业书。

一起奋战了13天的王巧凤医生也说:"他专业技术强,在治疗方面,从重症医学角度给了我们很多帮助,同时又是个比较热心的人,总是很主动地帮助同事"。

第一梯队护理副组长崔雯说起王医生,更多的是感动:王医生进来之前,我每天都要背着大壶的消毒水喷洒,时间一长,腰就疼,他进来之后看到我要背那么大的壶喷洒消毒,他就说'以后大壶的消毒水就由我来背',一下子我觉得好暖心。还有他对病人的治疗很用心,总是很积极地查资料,然后跟大家分享。"

其实,王医生还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双胞胎女儿还不到三岁,自从他进入了隔离病区,对女儿的思念就是看照片和通过微信视频电话来缓解,但王医生就是这样乐观、好学、乐于助人且勇敢的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他是玉医上千自愿请战医护人员的优秀代表之一。

生日快乐,王医生!

image011

通讯员:董国清      编辑:雷素玲

图片提供:崔雯  王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