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0年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病打破了春节本该有的喜庆,也打破了所有人的计划,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无数的医务工作者吹响了集结号,义无反顾的前往战斗一线,成为了最美丽的逆行者,而医院其他科室也同样全员在岗,全体医务人员整装待命,坚决杜绝疫情蔓延。"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接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命令以来,玉溪市人民医院高度重视,以疫情为令,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打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分分坚守 秒秒待命
2020年1月23日下午,我院在老门诊楼九楼礼堂举行了第二次抗击新冠状肺炎相关知识的培训。对我院急诊外科的医护人员来说,这次培训就是吹响抗疫战争的号角。
1月26日,科内护士纷纷主动报名向医院领导请战到隔离病房去工作,全科23名护士,20名签下请战书。急诊外科门诊属于高风险区域,尽管如此,科室成员每个人都默默的守好自己的岗位,没有一个因为担心而退缩,他们每天认真登记并排查就诊患者及家属,与医生一起分析患者病症并按时上报,每处理完一位患者,均要严格对清创室及诊室进行物表消毒,并对包括病区走廊在内的所有物品每日消毒两次。为节省防护用品,所有当班的医务人员只有需要进入病房护理患者的护士才可以穿一次性隔离衣。
因为疫情的严峻,急诊外科不仅要承担门急诊任务,还要承担夜间所有发热病人的诊疗及各科室住院病人的第一关排查工作。由于危重症患者的发热、肺部感染与新冠肺炎重叠,无形之中增加了感染的的风险,但急诊外科医护人员没有怨言,工作照样井然有序。随时处于备战状态的他们没有轰轰烈烈,只有细水长流,分分坚守,秒秒待命,这就是他们抗战疫情最好的方式。
急诊外科/
坚定抗"疫"者 默默检验人
在我院检验科,早上7:50,当戴好帽子、眼罩、口罩外加一件布制隔离衣等防护装备后,检验人一天的工作便开始了。为了让自己和仪器都能处于最佳状态,以便能最高效的开始检测来自全院各部门的门诊、急诊标本,尽可能减轻患者等待的焦虑,检验人马不停蹄的开始准备工作。此时的实验室里,时钟早已变成提醒报告时间的工具,凳子只是摆设,大家的心里想的只是快一点再快一点,尽量少喝水、少上厕所,尽快准确完成结果报告,这样的事例普通平凡,但在疫情面前咱们检验人毅然不惧风险,甘做无私奉献的幕后工作者。
在我院原急诊楼二楼"发热病人隔离留观第二病区"楼上,同样是检验科的阵地,这里每天同样灯火通明,既承担全院的急诊检验工作,又承担发热门诊的检验工作,他们不惧危险,迎难而上,"保证完成任务"是他们郑重的承诺。他们极少言语,一张张快速而准确的报告单就是他们最好的语言。
检验科/白顺
抗击疫情 核医学科在行动
疫情发生以来,我院核医学科主任林明第一时间组织科室成员积极投身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来,针对此次新冠肺炎,林明主任和感染管理组负责人苏叶佳一起编写了《核医学科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防护指南》,就实验室检测与防护诸多细节问题作出规范的指导和要求,在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医院的防护物资紧缺是很多医院共同的难题,为了把紧要物资留给一线的医护人员,同时还要保证日常工作中标本的无污染,我院核医学科在满足日常工作操作标准的情况下,对有限的防护装备进行了更加细致和节省的利用。没有通风设备,我们就利用电风扇单向导流以减少气溶胶对工作人员的感染风险;防护服紧缺,就用一次性感染垃圾袋保护自己。方法总比困难多,在这场无声的战役中,他们秉承崇高的医学信仰,坚守岗位,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核医学科/王佳
你在一线战"疫" 我在后方守护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感染防控的重要部门,也是医院的坚实堡垒。在这次疫情期间,作为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部门,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继续扮演着"幕后工作者"的角色,更为严谨地工作着。
新冠肺炎发生后,预防和消杀成为疫情防控的重点。无菌包、自制防护服就是发热门诊、发热病人留观隔离区、急诊外科等科室作战的"枪支弹药"。当我院收治第1例新冠肺炎的患者后,为了提前做好应对措施,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根据国家发布的相关规范制订了《玉溪市人民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消毒供应中心复用器械处理流程》并通过科室微信群进行员工培训,及时与隔离病房工作人员沟通,取得配合。同时,由于医院防护服紧缺,科室积极配合质控部完成了400余件防护服的灭菌处理工作,为隔离病区、发热门诊提供临时物品运送服务20余次。
如果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在一线抗战的你是最美逆行者,那么,作为消毒供应中心的我,就是你的守护人。你在一线战"疫",我在后方守护,只盼你平安归来!
消毒供应中心/段红静
面对疫情,没有个人,无论专业,玉医人定将全力以赴,永不退缩。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春已到,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编辑 夏焱南
编者按:2020年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病打破了春节本该有的喜庆,也打破了所有人的计划,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无数的医务工作者吹响了集结号,义无反顾的前往战斗一线,成为了最美丽的逆行者,而医院其他科室也同样全员在岗,全体医务人员整装待命,坚决杜绝疫情蔓延。"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接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命令以来,玉溪市人民医院高度重视,以疫情为令,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打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分分坚守 秒秒待命
2020年1月23日下午,我院在老门诊楼九楼礼堂举行了第二次抗击新冠状肺炎相关知识的培训。对我院急诊外科的医护人员来说,这次培训就是吹响抗疫战争的号角。
1月26日,科内护士纷纷主动报名向医院领导请战到隔离病房去工作,全科23名护士,20名签下请战书。急诊外科门诊属于高风险区域,尽管如此,科室成员每个人都默默的守好自己的岗位,没有一个因为担心而退缩,他们每天认真登记并排查就诊患者及家属,与医生一起分析患者病症并按时上报,每处理完一位患者,均要严格对清创室及诊室进行物表消毒,并对包括病区走廊在内的所有物品每日消毒两次。为节省防护用品,所有当班的医务人员只有需要进入病房护理患者的护士才可以穿一次性隔离衣。
因为疫情的严峻,急诊外科不仅要承担门急诊任务,还要承担夜间所有发热病人的诊疗及各科室住院病人的第一关排查工作。由于危重症患者的发热、肺部感染与新冠肺炎重叠,无形之中增加了感染的的风险,但急诊外科医护人员没有怨言,工作照样井然有序。随时处于备战状态的他们没有轰轰烈烈,只有细水长流,分分坚守,秒秒待命,这就是他们抗战疫情最好的方式。
急诊外科/
坚定抗"疫"者 默默检验人
在我院检验科,早上7:50,当戴好帽子、眼罩、口罩外加一件布制隔离衣等防护装备后,检验人一天的工作便开始了。为了让自己和仪器都能处于最佳状态,以便能最高效的开始检测来自全院各部门的门诊、急诊标本,尽可能减轻患者等待的焦虑,检验人马不停蹄的开始准备工作。此时的实验室里,时钟早已变成提醒报告时间的工具,凳子只是摆设,大家的心里想的只是快一点再快一点,尽量少喝水、少上厕所,尽快准确完成结果报告,这样的事例普通平凡,但在疫情面前咱们检验人毅然不惧风险,甘做无私奉献的幕后工作者。
在我院原急诊楼二楼"发热病人隔离留观第二病区"楼上,同样是检验科的阵地,这里每天同样灯火通明,既承担全院的急诊检验工作,又承担发热门诊的检验工作,他们不惧危险,迎难而上,"保证完成任务"是他们郑重的承诺。他们极少言语,一张张快速而准确的报告单就是他们最好的语言。
检验科/白顺
抗击疫情 核医学科在行动
疫情发生以来,我院核医学科主任林明第一时间组织科室成员积极投身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来,针对此次新冠肺炎,林明主任和感染管理组负责人苏叶佳一起编写了《核医学科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防护指南》,就实验室检测与防护诸多细节问题作出规范的指导和要求,在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医院的防护物资紧缺是很多医院共同的难题,为了把紧要物资留给一线的医护人员,同时还要保证日常工作中标本的无污染,我院核医学科在满足日常工作操作标准的情况下,对有限的防护装备进行了更加细致和节省的利用。没有通风设备,我们就利用电风扇单向导流以减少气溶胶对工作人员的感染风险;防护服紧缺,就用一次性感染垃圾袋保护自己。方法总比困难多,在这场无声的战役中,他们秉承崇高的医学信仰,坚守岗位,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核医学科/王佳
你在一线战"疫" 我在后方守护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感染防控的重要部门,也是医院的坚实堡垒。在这次疫情期间,作为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部门,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继续扮演着"幕后工作者"的角色,更为严谨地工作着。
新冠肺炎发生后,预防和消杀成为疫情防控的重点。无菌包、自制防护服就是发热门诊、发热病人留观隔离区、急诊外科等科室作战的"枪支弹药"。当我院收治第1例新冠肺炎的患者后,为了提前做好应对措施,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根据国家发布的相关规范制订了《玉溪市人民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消毒供应中心复用器械处理流程》并通过科室微信群进行员工培训,及时与隔离病房工作人员沟通,取得配合。同时,由于医院防护服紧缺,科室积极配合质控部完成了400余件防护服的灭菌处理工作,为隔离病区、发热门诊提供临时物品运送服务20余次。
如果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在一线抗战的你是最美逆行者,那么,作为消毒供应中心的我,就是你的守护人。你在一线战"疫",我在后方守护,只盼你平安归来!
消毒供应中心/段红静
面对疫情,没有个人,无论专业,玉医人定将全力以赴,永不退缩。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春已到,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编辑 夏焱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