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头蔡队:蔡警
"蔡老师,我这边要怎么做?"
"蔡老师,需要你过来指导一下。"
"蔡老师,我们这边……"
电话一响起,蔡警就开启了她的"无敌模式"。作为云南省第六批援湖北医疗队的玉溪护理组的组长,她是来自玉溪的30名队员的主心骨。

在湖北疫区一线,她晚上一两点睡觉已经成为常态,有时候为协调工作,午饭热了三四次都不见她能够好好吃完。但她却对队员们的生活和工作十分上心。她有序地本着统筹大局,合理放权,科学管理,贴心照护初衷,将出征的3名男护士分配到3个小组中,同时,合理安排玉溪队员承担后勤保障工作,感控小组以及培训小组等相关工作。蔡警在队员中说得最多的是"大家要吃好睡好,保持充足的体力才能有好的免疫力,才能有好的精神开展工作。"但是她依然忙碌着,事情处处身先士卒,处处为别人着想。
队员们都说,蔡老师太辛苦了,哪里需要她,她就出现在哪里。在开始进入临床前,需要玉溪护理小组一名队员实地考察病房适应上班的环境,蔡警主动请战。她说:"第一我是一名党员,第二我是组长,我自己要不去,不了解工作环境和情况,不放心。"
在湖北疫区开展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防护,蔡警说:"我带着大家一起出来,就一定要平安的带着大家一起回去,防护培训我要亲自监督,一点也不准马虎。"在蔡警的指导下,感控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队员们不仅加强了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护理知识的培训,紧张的心理也得到了蔡警的及时疏导。同时,做好防护服的穿脱是安全上下班的关键,她给队里各小组长施压,要求组长监督各组进行操作培训,最后由她来随机抽查队员们的训练效果。

几天的相处,队员都敬佩竖起了大拇指:"蔡老师太厉害了,专业技术过硬,对我们很关心,队里有她,我们都有了主心骨。"
通讯员:罗云梅
消杀大管家:李玲
李玲是玉溪护理队里的感控小组长。由于是感染性疾病科的感控护士,哪里有感控哪里就有她的身影,是队里名副其实的"消杀大管家"。
在院时,李玲所在的感染性疾病科就是玉溪市人民医院的隔离病区。从春节前接到抗疫通知,她就一直在抗击新冠肺炎的第一线,承担着医院发热门诊及疑似留观病房的工作,连续20多天坚守在科室岗位上。接到报名组建我院驰援湖北抗击新冠肺炎后备医疗队的通知后,李玲毫不犹豫的在第一时间报名去参加,最终并被选为玉溪支援武汉的医疗队员。
接到赴湖北通知需要紧急从玉溪出发时,李玲丈夫的父亲因脑疝导致视力下降,刚入院在医院神外二科等待手术,她没能来得及去看一眼生病的公公,只能电话告别。丈夫在这段特殊的时期担起了家里的担子,全力支持她的工作,嘱咐她安心工作,平安回来。

家人的支持成为李玲工作的动力。在湖北,李玲凭借专业优势成为感控小组长,因为湖北疫情的严峻,工作区和生活区必须做好严格的感控管理,尤其是生活区要防止工作污染源,她跑上跑下,实地查看酒店的情况后,压力更大了--驻地酒店只有一道大门,电梯不能使用,只有一把楼梯;房间小,房间的布局不合理,完全不符合三区两通道的要求……一系列的问题摆在李玲面前。李玲想办法,创造条件,带领感控小组成员把驻地酒店区域合理划分,整理出工作流程、工作职责,开展全队感控知识指导,协助队长作穿脱防护服考核等。保证队友们清洁舒适的环境,防止交叉感染,为队员生活筑建安全的感控防线。


在湖北,李玲成为队员们心目中的"消杀大管家",哪里需要感控指导,哪里有感控疑问,她就出现在哪里,为到临床一线工作,做足了准备。
通讯员:曾荣昆 李玲
大姐姐张锡丽
张锡丽的胆大心细在队里是有目共睹的。
在湖北,面对特殊的护理病区,张锡丽对护理流程尤为看重,她深知一切都需要严格按流程进行,每个环节都不能出错。她不仅亲自去一线病区,促使自己根据临床实际尽快熟悉湖北病区护理工作流程,了解清楚各班职责及工作重点,还把大家容易忽视的细节默默记在心里,回来及时向领队进行汇报,并且编辑成文字内容发在群里供大家参考学习,时刻提醒大家。

在集体生活中,张锡丽又成为大家的"张大姐姐",她总是那么的贴心,关心队员们的身体,把我们团队的后勤工作做得妥妥帖帖。由于张锡丽喜爱中医技术知识,平时在院的时候没少学。这次到了湖北,她还利用自己学习到的中医技术知识帮助同事,解决因劳累引起的身体的不适。

张锡丽用艾灸消毒
张锡丽总是说:"我要去多了解一点,来告诉大家,其他人上班才不会有疏漏,我们先锋队员只有考察好了,队员们才会少走弯路,我相信,我们万众一心,我们终将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通讯员:罗云梅
"暖男"沙彦春
沙彦春是这次玉溪市人民医院赴湖北医疗队中年纪最小的,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沙小弟"。
虽然是"小弟",但却是护理队伍里少有的男士。这次出征湖北,身处异乡,许多事情都必须克服困难、亲力亲为。许多带去的较重的物资的搬运,沙彦春总是冲在诸位姐姐们的前面,嘴里说着"姐姐们,我来、我来。"

在湖北,沙彦春按照安排,承担起医疗队里的行政工作。在医疗队里细心观察发现,时刻关心大家的生活动态,提出创新性意见。当云南省驻湖北武汉医疗队临时党总支书记李伟把给队员过生日的事情交给他时,沙小弟苦于特殊时期无法外出购买蛋糕,于是他找来剪刀和彩纸,动手为队友"做蛋糕",还请李书记代表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写上祝福语,为队友过了一个有着不同意义生日。


这就是沙小弟,队伍里的暖男护士。
通讯员:罗云梅
未进党的门,先做党的人:罗云梅
"我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向党组织提出申请,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这是玉溪市人民医院赴湖北医疗队队员罗云梅在湖北武汉写下的入党志愿书。在这特殊的时刻,以严肃而庄严的入党申请向党组织靠拢,向党组织表达个人的意愿和战疫决心。


罗云梅是玉溪市人民医院神外一科的护士长,丈夫陈孺贵是一名优秀的狱警。疫情发生后,她和丈夫都由于工作需要,守岗在防疫一线。2月17日,罗云梅被选为玉溪赴湖北医疗队员,即刻就要出发。其他队员们的家属都纷纷前来送行,而罗云梅则孤零零一个人带着行李踏上去往湖北的征途。原来,为了在疫情期间坚守岗位,家里两个孩子早早地交给了老人帮助照顾,丈夫陈孺贵由于疫情防控,在单位隔离不能来送她。陈孺贵说:"她要去湖北一线,是为了早日能战胜疫情。我因为在单位隔离,也没有能前去送她,从心里说既担心又害怕,最后我只能在微信上送她,鼓励她,这是护士的责任,舍小家顾大家,希望她争取早日入党。"
到了湖北当晚的第一件事,罗云梅就郑重地写下了入党申请书,向党组织表达了想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愿望。医院党委在收到她的申请书后,按照省委市委组织部对在抗疫一线表现突出的先进分子及时发展入党的政策指导,全票通过将罗云梅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

罗云梅和队友张锡丽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像罗云梅这样向党组织靠拢的优秀医护人员还有许多。在湖北,光荣成为入党积极分子的罗云梅始终冲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她用行动践行誓言,用担当诠释忠诚,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通讯员:李岚 沙彦春
图片 沙彦春
编辑 李岚
光头蔡队:蔡警
"蔡老师,我这边要怎么做?"
"蔡老师,需要你过来指导一下。"
"蔡老师,我们这边……"
电话一响起,蔡警就开启了她的"无敌模式"。作为云南省第六批援湖北医疗队的玉溪护理组的组长,她是来自玉溪的30名队员的主心骨。

在湖北疫区一线,她晚上一两点睡觉已经成为常态,有时候为协调工作,午饭热了三四次都不见她能够好好吃完。但她却对队员们的生活和工作十分上心。她有序地本着统筹大局,合理放权,科学管理,贴心照护初衷,将出征的3名男护士分配到3个小组中,同时,合理安排玉溪队员承担后勤保障工作,感控小组以及培训小组等相关工作。蔡警在队员中说得最多的是"大家要吃好睡好,保持充足的体力才能有好的免疫力,才能有好的精神开展工作。"但是她依然忙碌着,事情处处身先士卒,处处为别人着想。
队员们都说,蔡老师太辛苦了,哪里需要她,她就出现在哪里。在开始进入临床前,需要玉溪护理小组一名队员实地考察病房适应上班的环境,蔡警主动请战。她说:"第一我是一名党员,第二我是组长,我自己要不去,不了解工作环境和情况,不放心。"
在湖北疫区开展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防护,蔡警说:"我带着大家一起出来,就一定要平安的带着大家一起回去,防护培训我要亲自监督,一点也不准马虎。"在蔡警的指导下,感控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队员们不仅加强了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护理知识的培训,紧张的心理也得到了蔡警的及时疏导。同时,做好防护服的穿脱是安全上下班的关键,她给队里各小组长施压,要求组长监督各组进行操作培训,最后由她来随机抽查队员们的训练效果。

几天的相处,队员都敬佩竖起了大拇指:"蔡老师太厉害了,专业技术过硬,对我们很关心,队里有她,我们都有了主心骨。"
通讯员:罗云梅
消杀大管家:李玲
李玲是玉溪护理队里的感控小组长。由于是感染性疾病科的感控护士,哪里有感控哪里就有她的身影,是队里名副其实的"消杀大管家"。
在院时,李玲所在的感染性疾病科就是玉溪市人民医院的隔离病区。从春节前接到抗疫通知,她就一直在抗击新冠肺炎的第一线,承担着医院发热门诊及疑似留观病房的工作,连续20多天坚守在科室岗位上。接到报名组建我院驰援湖北抗击新冠肺炎后备医疗队的通知后,李玲毫不犹豫的在第一时间报名去参加,最终并被选为玉溪支援武汉的医疗队员。
接到赴湖北通知需要紧急从玉溪出发时,李玲丈夫的父亲因脑疝导致视力下降,刚入院在医院神外二科等待手术,她没能来得及去看一眼生病的公公,只能电话告别。丈夫在这段特殊的时期担起了家里的担子,全力支持她的工作,嘱咐她安心工作,平安回来。

家人的支持成为李玲工作的动力。在湖北,李玲凭借专业优势成为感控小组长,因为湖北疫情的严峻,工作区和生活区必须做好严格的感控管理,尤其是生活区要防止工作污染源,她跑上跑下,实地查看酒店的情况后,压力更大了--驻地酒店只有一道大门,电梯不能使用,只有一把楼梯;房间小,房间的布局不合理,完全不符合三区两通道的要求……一系列的问题摆在李玲面前。李玲想办法,创造条件,带领感控小组成员把驻地酒店区域合理划分,整理出工作流程、工作职责,开展全队感控知识指导,协助队长作穿脱防护服考核等。保证队友们清洁舒适的环境,防止交叉感染,为队员生活筑建安全的感控防线。


在湖北,李玲成为队员们心目中的"消杀大管家",哪里需要感控指导,哪里有感控疑问,她就出现在哪里,为到临床一线工作,做足了准备。
通讯员:曾荣昆 李玲
大姐姐张锡丽
张锡丽的胆大心细在队里是有目共睹的。
在湖北,面对特殊的护理病区,张锡丽对护理流程尤为看重,她深知一切都需要严格按流程进行,每个环节都不能出错。她不仅亲自去一线病区,促使自己根据临床实际尽快熟悉湖北病区护理工作流程,了解清楚各班职责及工作重点,还把大家容易忽视的细节默默记在心里,回来及时向领队进行汇报,并且编辑成文字内容发在群里供大家参考学习,时刻提醒大家。

在集体生活中,张锡丽又成为大家的"张大姐姐",她总是那么的贴心,关心队员们的身体,把我们团队的后勤工作做得妥妥帖帖。由于张锡丽喜爱中医技术知识,平时在院的时候没少学。这次到了湖北,她还利用自己学习到的中医技术知识帮助同事,解决因劳累引起的身体的不适。

张锡丽用艾灸消毒
张锡丽总是说:"我要去多了解一点,来告诉大家,其他人上班才不会有疏漏,我们先锋队员只有考察好了,队员们才会少走弯路,我相信,我们万众一心,我们终将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通讯员:罗云梅
"暖男"沙彦春
沙彦春是这次玉溪市人民医院赴湖北医疗队中年纪最小的,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沙小弟"。
虽然是"小弟",但却是护理队伍里少有的男士。这次出征湖北,身处异乡,许多事情都必须克服困难、亲力亲为。许多带去的较重的物资的搬运,沙彦春总是冲在诸位姐姐们的前面,嘴里说着"姐姐们,我来、我来。"

在湖北,沙彦春按照安排,承担起医疗队里的行政工作。在医疗队里细心观察发现,时刻关心大家的生活动态,提出创新性意见。当云南省驻湖北武汉医疗队临时党总支书记李伟把给队员过生日的事情交给他时,沙小弟苦于特殊时期无法外出购买蛋糕,于是他找来剪刀和彩纸,动手为队友"做蛋糕",还请李书记代表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写上祝福语,为队友过了一个有着不同意义生日。


这就是沙小弟,队伍里的暖男护士。
通讯员:罗云梅
未进党的门,先做党的人:罗云梅
"我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向党组织提出申请,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这是玉溪市人民医院赴湖北医疗队队员罗云梅在湖北武汉写下的入党志愿书。在这特殊的时刻,以严肃而庄严的入党申请向党组织靠拢,向党组织表达个人的意愿和战疫决心。


罗云梅是玉溪市人民医院神外一科的护士长,丈夫陈孺贵是一名优秀的狱警。疫情发生后,她和丈夫都由于工作需要,守岗在防疫一线。2月17日,罗云梅被选为玉溪赴湖北医疗队员,即刻就要出发。其他队员们的家属都纷纷前来送行,而罗云梅则孤零零一个人带着行李踏上去往湖北的征途。原来,为了在疫情期间坚守岗位,家里两个孩子早早地交给了老人帮助照顾,丈夫陈孺贵由于疫情防控,在单位隔离不能来送她。陈孺贵说:"她要去湖北一线,是为了早日能战胜疫情。我因为在单位隔离,也没有能前去送她,从心里说既担心又害怕,最后我只能在微信上送她,鼓励她,这是护士的责任,舍小家顾大家,希望她争取早日入党。"
到了湖北当晚的第一件事,罗云梅就郑重地写下了入党申请书,向党组织表达了想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愿望。医院党委在收到她的申请书后,按照省委市委组织部对在抗疫一线表现突出的先进分子及时发展入党的政策指导,全票通过将罗云梅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

罗云梅和队友张锡丽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像罗云梅这样向党组织靠拢的优秀医护人员还有许多。在湖北,光荣成为入党积极分子的罗云梅始终冲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她用行动践行誓言,用担当诠释忠诚,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通讯员:李岚 沙彦春
图片 沙彦春
编辑 李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