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头部--玉溪市人民医院
带您走近“静悄悄的流行病”——骨质疏松症
发布时间:2022-07-11

电视里,我们总能听到一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词“腰酸背痛脚抽筋得补钙”,在人们的意识里,一直认为是因年龄大了,腿脚不灵便而已。殊不知,这有可能是患上了一种发病隐匿、初期没有明显临床症状“静悄悄的流行病”——骨质疏松症。目前,全世界大约有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症,其发病率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7位。

1.png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系统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被破坏,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险性大为增加,即使是轻微的创伤或无外伤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正常人的骨就如同新鲜强壮的树干,而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就如同朽木,中间有许多的孔隙,变得中空脆弱,稍有外力就易折断。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在骨折发生之前,通常无特殊临床表现。骨质疏松症“重女轻男”,尤其偏爱于绝经后的女性。

如何诊断患上了骨质疏松症?

一是骨密度检查——金标准

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的骨密度,可了解骨的存量,可以预测骨质疏松及骨折风险,简单、无痛、快速。

二是骨代谢相关生化标志物检测——了解骨量的流失速度

1.一般生化标志物:血钙、血磷、尿钙、尿磷。

2.骨代谢调控激素:维生素D及其代谢产物、甲状旁腺激素(PTH)、降钙素(CT)、成纤维生长因子23;

3.骨吸收和形成标志物: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otal-P1NP)、骨钙素(BGP)、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碱性磷酸酶(BALP)等指标。

4.可用于骨质疏松分型的其他标志物:雌激素、睾酮、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等。

三是自我检测表——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IOF)骨质疏松症风险1分钟测试题和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患者通过1分钟的简单测试,就能知道自己的骨质疏松风险有多大。

10项1分钟骨质疏松风险测试题如下:

1.您是否曾经因为轻微的碰撞就伤到骨骼?

2.您的父母有没有过轻微碰撞就发生髋部骨折?

3.您经常连续3个月以上服用“可的松、强的松” 等激素类药品吗?

4.您身高是否比年轻时降低了超过3厘米?

5.您经常大量饮酒吗?

6.每天吸烟超20支吗?

7.您经常患腹泻吗?

8.女士回答:您是否在45岁以前就绝经了?

9.女士回答:您是否曾经有过连续12个月以上没有月经?(怀孕期除外)

10.男士回答:您是否患有阳痿或缺乏性欲这些症状?

以上10个问题中只要其中一道题的回答为 “是”,那就证明有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需要及时检查骨密度明确诊断。

玉溪市人民医院核医学科可以为骨质疏松所致的高风险人群提供诊疗一体化服务,位于9号楼的三楼诊疗部于2019年引进了HOLOGIC Discover骨密度仪,骨密度检测是骨质疏松症诊断的金标准,可应用于腰椎、股骨近端、前臂及全身骨密度检测;还可以诊断骨质疏松、评价骨折风险及骨质疏松治疗效果;也可以进行椎体压缩性骨折程度精确评价。四楼的免疫检测部目前在检测用于骨质疏松症分型及治疗效果监测的一些相关指标,如:甲状旁腺激素(PTH)、降钙素(CT)、25羟维生素D(25OHD)、雌激素、睾酮、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等。

 

通讯员:核医学科 白娜

编辑:荆薪雅

编辑:王一婷
关闭
通用底部--玉溪市人民医院
带您走近“静悄悄的流行病”——骨质疏松症
发布时间:2022-07-11

电视里,我们总能听到一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词“腰酸背痛脚抽筋得补钙”,在人们的意识里,一直认为是因年龄大了,腿脚不灵便而已。殊不知,这有可能是患上了一种发病隐匿、初期没有明显临床症状“静悄悄的流行病”——骨质疏松症。目前,全世界大约有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症,其发病率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7位。

1.png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系统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被破坏,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险性大为增加,即使是轻微的创伤或无外伤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正常人的骨就如同新鲜强壮的树干,而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就如同朽木,中间有许多的孔隙,变得中空脆弱,稍有外力就易折断。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在骨折发生之前,通常无特殊临床表现。骨质疏松症“重女轻男”,尤其偏爱于绝经后的女性。

如何诊断患上了骨质疏松症?

一是骨密度检查——金标准

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的骨密度,可了解骨的存量,可以预测骨质疏松及骨折风险,简单、无痛、快速。

二是骨代谢相关生化标志物检测——了解骨量的流失速度

1.一般生化标志物:血钙、血磷、尿钙、尿磷。

2.骨代谢调控激素:维生素D及其代谢产物、甲状旁腺激素(PTH)、降钙素(CT)、成纤维生长因子23;

3.骨吸收和形成标志物: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otal-P1NP)、骨钙素(BGP)、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碱性磷酸酶(BALP)等指标。

4.可用于骨质疏松分型的其他标志物:雌激素、睾酮、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等。

三是自我检测表——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IOF)骨质疏松症风险1分钟测试题和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患者通过1分钟的简单测试,就能知道自己的骨质疏松风险有多大。

10项1分钟骨质疏松风险测试题如下:

1.您是否曾经因为轻微的碰撞就伤到骨骼?

2.您的父母有没有过轻微碰撞就发生髋部骨折?

3.您经常连续3个月以上服用“可的松、强的松” 等激素类药品吗?

4.您身高是否比年轻时降低了超过3厘米?

5.您经常大量饮酒吗?

6.每天吸烟超20支吗?

7.您经常患腹泻吗?

8.女士回答:您是否在45岁以前就绝经了?

9.女士回答:您是否曾经有过连续12个月以上没有月经?(怀孕期除外)

10.男士回答:您是否患有阳痿或缺乏性欲这些症状?

以上10个问题中只要其中一道题的回答为 “是”,那就证明有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需要及时检查骨密度明确诊断。

玉溪市人民医院核医学科可以为骨质疏松所致的高风险人群提供诊疗一体化服务,位于9号楼的三楼诊疗部于2019年引进了HOLOGIC Discover骨密度仪,骨密度检测是骨质疏松症诊断的金标准,可应用于腰椎、股骨近端、前臂及全身骨密度检测;还可以诊断骨质疏松、评价骨折风险及骨质疏松治疗效果;也可以进行椎体压缩性骨折程度精确评价。四楼的免疫检测部目前在检测用于骨质疏松症分型及治疗效果监测的一些相关指标,如:甲状旁腺激素(PTH)、降钙素(CT)、25羟维生素D(25OHD)、雌激素、睾酮、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等。

 

通讯员:核医学科 白娜

编辑:荆薪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