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7~23日是第十一届全民营养周,今年的主题是“吃动平衡 健康体重 全民行动”。“合理膳食”对许多小伙伴们已经耳熟能详,但做起来却并不容易。作为临床营养科从业医师,现就多种经过临床实践验证的有效减重膳食模式进行重点阐述。
1.低热量饮食(LCD)
低热量饮食,尤其是结合了生酮与低碳理念的饮食模式,通过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增加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迫使身体利用脂肪作为主要能量来源,从而达到减重的效果。临床研究显示,这种饮食模式在短期内能有效减轻体重,改善代谢指标,但长期应用需谨慎,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适用人群:大部分希望科学减肥的人群。
注意:营养要均衡,避免营养缺乏。
低热量一日三餐食谱示例:
早餐:燕麦粥(燕麦50g)+水煮鸡蛋1个+牛奶200ml+小番茄100g
燕麦富含膳食纤维,能增加饱腹感,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鸡蛋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有助于维持肌肉质量。牛奶提供钙和优质蛋白质,可选择低脂或脱脂牛奶。小番茄富含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热量低。
午餐:糙米饭(糙米100g)+清蒸鱼(鲈鱼150g)+清炒时蔬(西兰花200g)
相较于白米,糙米含有更多的膳食纤维和营养成分,消化吸收相对较慢,能提供更持久的饱腹感。鱼肉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且脂肪含量较低,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有益。西兰花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K和膳食纤维,热量低,营养丰富。
晚餐:玉米1根+香煎鸡胸肉(鸡胸肉100g)+凉拌黄瓜(黄瓜200g)
玉米富含膳食纤维和碳水化合物,能提供饱腹感。鸡胸肉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有助于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黄瓜水分含量高,热量极低,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
2.低碳水化合物饮食(Low Carb Diet)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的减重效果已被多项临床研究证实。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在短期内能显著减轻体重,并改善血脂水平。此外,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还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对于糖尿病患者尤其有益但长期应用需谨慎,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适用人群:成年肥胖或超重人群,有一定饮食自理能力者。
注意:初期易出现头晕、乏力,长期执行需专业指导。
低碳水一日三餐食谱示例:高蛋白与低GI碳水组合
早餐:水煮蛋1个(约60g)+无糖豆浆200ml+蒸南瓜100g+杏仁10颗(约15g)
鸡蛋提供优质蛋白,延缓胃排空时间。大豆植物蛋白与异黄酮协同作用,调节代谢。南瓜属于低升糖指数碳水,富含膳食纤维。杏仁提供健康脂肪与维生素E。临床建议:早餐碳水占比不超过总热量的20%,蛋白质占比30%以上。
午餐:烤鸡胸肉120g+清炒芥蓝200g+糙米饭80g+橄榄油5g(复合碳水与优质蛋白搭配)
鸡胸肉低脂高蛋白,维持肌肉量。芥蓝富含钙与维生素K,促进骨骼健康。全谷物提供缓释碳水,增强饱腹感。橄榄油中单不饱和脂肪酸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研究显示午餐碳水占比可控制在30%~40%,蛋白质占比保持35%左右。
晚餐:香煎三文鱼100g+凉拌芦笋150g+奇亚籽10g(轻碳水与抗炎食物组合)
三文鱼富含Omega-3脂肪酸抑制炎症反应。芦笋含天冬酰胺,促进细胞修复。魔芋零脂肪高纤维,替代精制碳水。奇亚籽遇水膨胀形成凝胶,延长饱腹时间。
3.生酮饮食(Ketogenic Diet)
生酮饮食,作为减重领域的一种有效方法,其科学依据主要来源于对生酮状态的利用。当身体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时,会转而利用脂肪产生酮体作为能量来源。临床研究显示,低生酮饮食在短期内能显著减轻体重,改善血糖和血脂水平,尤其对于肥胖和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积极影响。
适用人群:特殊医学需要,如部分癫痫患儿、肥胖且自控力强者。
注意:慎用,需医生或营养师监测,长期风险较高。
生酮饮食一日三餐食谱示例:
早餐:煎蛋2个(鸡蛋100g)+蒸玉米(带芯)80g+黑咖啡200ml
临床依据:高脂肪、适量蛋白质及极低碳水组合可快速启动酮体生成,黑咖啡中的咖啡因可提高脂肪氧化效率。
午餐:椒盐小排(猪小排)带骨80g+清炒西兰花200g+牛油果半个(约70g)+橄榄油5g
临床依据:三文鱼提供ω-3脂肪酸,西兰花富含膳食纤维,牛油果补充单不饱和脂肪,符合生酮饮食的脂肪供能需求。
晚餐:烤鸡腿1只(去皮,约120g)+蒜蓉菠菜200g+坚果10g(如夏威夷果)
临床依据:鸡腿肉为优质蛋白质来源,菠菜补充钾离子坚果提供缓释脂肪,避免夜间饥饿感。
4.地中海饮食(Mediterranean Diet)
地中海饮食强调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辅以健康的脂肪和适量的蛋白质,这种饮食模式已被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对减重、心血管健康、血糖控制及认知功能维护具有显著益处。
适用人群:希望健康生活并减重者。
注意:控制好总热量。
地中海饮食一日食谱示例:
早餐:燕麦粥(燕麦50g)+水煮鸡蛋1个+无糖豆浆200ml+小番茄100g
燕麦富含β-葡聚糖,延缓胃排空,稳定血糖。鸡蛋提供优质蛋白,增强饱腹感。大豆中的植物蛋白替代动物脂肪,适合乳糖不耐受人群。小番茄低热量高维生素C,促进脂肪氧化。
午餐:糙米饭(糙米100g)+清蒸鲈鱼(鲈鱼150g)+凉拌西兰花(西兰花200g)+橄榄油拌菠菜(菠菜100g,橄榄油5g)
糙米保留胚芽与麸皮,膳食纤维含量是精白米的6倍。鲈鱼富含ω-3脂肪酸,调节脂质代谢。西兰花富含萝卜硫素,可以促进肝脏解毒酶活性。橄榄油中单不饱和脂肪酸降低LDL胆固醇。
晚餐:玉米(玉米1根,约150g)+香煎鸡胸肉(鸡胸肉100g)+黄瓜拌豆腐(黄瓜200g,豆腐100g)+坚果(杏仁10g)
玉米含抗性淀粉增加肠道短链脂肪酸,改善代谢。鸡胸肉低脂高蛋白,维持肌肉量。豆腐含大豆异黄酮调节雌激素水平,减少腹部脂肪堆积。坚果提供健康脂肪与镁元素,抑制食欲。
5.间歇性禁食(Intermittent Fasting,IF)
间歇性饮食,尤其是16:8间歇性饮食(即每天16小时的断食窗口和8小时的进食窗口),已被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对减重、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压和血脂水平具有显著效果。这种饮食模式不仅有助于减少总体热量摄入,还能促进身体利用脂肪作为能量来源,从而实现健康减重,或5+2(5天正常吃,2天低热量)。
适用人群:生活不规律、忌口难坚持者。
注意:禁食期间注意饮水,严重慢病患者需专业评估。
间歇性禁食一日食谱(16:8法)示例:
早餐(8:00-9:00):玉米1根(约200g)+无糖豆浆200ml+水煮鸡蛋1个
午餐(12:00-13:00):清蒸鲈鱼150g+蒜蓉西兰花200g+糙米饭100g
晚餐(18:00-19:00):北豆腐100g(凉拌或汤)+菠菜200g(清炒或水煮)+紫菜蛋花汤(紫菜5g、鸡蛋1个)
该食谱每日提供约1500千-1600千卡,蛋白质占比约25%(主要来自鱼、蛋、豆制品),碳水化合物占比40%(以糙米、玉米等复合碳水为主),脂肪占比35%(以鱼类不饱和脂肪酸为主)。膳食纤维通过蔬菜摄入充足。
6.低脂饮食(Low-Fat Diet)
低脂饮食的核心在于通过减少膳食中脂肪的摄入,降低总热量摄入,从而促进体重减轻和改善代谢健康。多项临床研究显示,低脂饮食不仅能够显著降低体重和体脂率,还能改善血脂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此外,低脂饮食还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对于预防和控制糖尿病也具有重要意义。
适用人群:血脂异常、心血管病风险高人群。
注意:避免陷入“低脂高糖”误区。
低脂饮食一日三餐食谱示例:
早餐:燕麦粥(燕麦50g)+水煮鸡蛋1个+无糖豆浆200ml+小番茄100g(低脂高纤维搭配)
午餐:糙米饭(糙米100g)+清蒸鲈鱼(鲈鱼150g)+凉拌木耳(木耳100g)+菠菜汤(菠菜200g)(蛋白质与复合碳水结合)
木耳高膳食纤维促进肠道蠕动,降低脂肪吸收。菠菜含类胡萝卜素与铁元素,改善代谢效率。
晚餐:玉米1根+香煎鸡胸肉(鸡胸肉100g)+蒜蓉西兰花(西兰花200g)+冬瓜海带汤(冬瓜150g+海带50g)
冬瓜低热量高水分,辅助利尿消肿。
实施建议:晚餐可选择清蒸鱼类搭配蔬菜,用橄榄油或亚麻籽油调味。这样的晚餐既提供了优质蛋白质和健康脂肪,又富含膳食纤维和多种营养素,有助于维持饱腹感和促进脂肪燃烧。
7.高蛋白饮食(High Protein Diet)
高蛋白膳食是指每日摄入蛋白质的供能比超过每日总能量的20%,或蛋白质摄入量为1.5 g/(kg•d),但一般供能比不超过每日总能量的30%或摄入量不超过2.0g/(kg•d)的膳食模式。研究表明,高蛋白膳食能减轻饥饿感、增加饱腹感、提高静息能量消耗,从而有助于减轻体重和缩小腰围。此外,高蛋白膳食还能改善一系列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如葡萄糖稳态和血脂水平。
适用人群:需大量运动、力量训练的人。
注意: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高蛋白饮食一日三餐食谱示例:
早餐:水煮蛋2个(约120克)++无糖豆浆300ml+全麦面包2片(约80g)+低脂牛奶200ml
午餐:香煎鸡胸肉150g+清蒸鲈鱼100g+卤牛肉100g+豆腐脑200g+杂粮饭150g(糙米+黑米)
晚餐:白灼虾150g+凉拌鸡丝100g+蒸蛋羹150g+烤豆腐100g+玉米半根(约100g)
小贴士: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营养需求不同,在选择饮食减重方法和食谱时,应根据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希望在全民营养周,大家能掌握科学的饮食方法,迈向健康减重之路。
玉溪市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成立于2012年,目前已经具备营养医师、营养技师、营养护士等完整的人才梯队,成为中国老年医学会首批“老年营养标准化建设达标单位”,国家级体重管理规范化诊疗示范基地,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营养学科建设先进科室,华佗工程公益行医院智慧营养教育与服务发展创新单位 ,西部肠内营养护理专科联盟单位,科室成立以来一直怀着“临床营养,营养临床”的紧密联系临床科室的理念,多项工作走在省内前列,具备国内先进的人体成分分析及智能AI骨龄评价系统,目前科室总体业务量居省内前列,吸引了浙江省、广西省、江苏省等多家国内知名医院营养专家到我院参观学习交流,参与了国家“十四五”重点项目。科室自2013年开始开展体重管理工作,到目前共服务两万余人,在玉溪大部分单位都进行了体重管理知识讲座,下一步将深入社区,与社区联动,把体重管理理念深入人心。
潘瑞 玉溪市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心理咨询师、生殖健康咨询师。
亚太肥胖与肌肉衰减代谢联盟理事;中国康复医学会营养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营养学会发育障碍与营养治疗分会委员;中国营养学会创新治疗膳食工作组成员;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体重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营养与食品安全分会委员;云南省临床营养质控中心委员;云南省优生优育协会妇幼保健协会儿童生长与青春发育专委会委员;进修于东部战区总医院普外科研究所营养组。
擅长:营养性疾病诊疗,肠外肠内营养支持;儿童身高管理,孕期营养及体重。
门诊时间:每周一、三、六,可在玉溪市人民医院进行预约挂号。
临床营养科/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