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头部--玉溪市人民医院
首页>>患者服务>>科普园地
​从药物到食物:警惕隐藏的5-羟色胺危机
发布时间:2025-09-05

药物治疗是应对疾病的重要手段,但药物与药物、药物与食物之间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却常常被忽略。今天,通过一个真实案例,带大家认识一个容易被忽视却极具风险的问题——5-羟色胺综合征。

一位62岁女性患者,既往有抑郁症史,长期服用艾司西酞普兰。此次因肺炎住院,在使用利奈唑胺抗感染治疗后,次日出现多汗、四肢抖动、流涎、失眠、血压升高和心率加快等症状。停药并对症处理后,患者情况逐渐好转。

原因何在?正是利奈唑胺与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应用,诱发了5-羟色胺综合征。

一、什么是5-羟色胺?

5-羟色胺(5-HT)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参与调节情绪、睡眠、体温等多种生理功能。它的合成、释放及再摄取受到多种药物影响。比如常用的抗抑郁药(如SSRIs类)可通过增加5-HT水平起效。

二、什么是5-羟色胺综合征?

5-羟色胺综合征是由于药物(或药物与食物联用)导致体内5-HT过多而引起的一组症状,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典型表现包括:精神异常(如躁动、意识混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发热、出汗、心动过速)和神经肌肉症状(如震颤、反射亢进)。

该综合征目前没有特异的实验室检测方法,主要依据用药史和临床表现进行判断。

三、为什么会发生5-羟色胺综合征?

在本案例中,患者使用的艾司西酞普兰属于SSRIs类抗抑郁药,能阻止5-HT再摄取,提高其浓度;而利奈唑胺不仅是一种抗生素,还是一种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可抑制5-HT的分解代谢。两药合用,导致5-HT在体内急剧上升,从而引发中毒症状。

四、哪些药物可能增加5-HT水平?

抗抑郁药:如SSRIs(氟西汀、舍曲林等)、SNRIs(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等)、三环类(阿米替林等)

部分抗生素:如利奈唑胺、氟康唑

止痛药:如曲马朵、芬太尼

止咳药:右美沙芬

其他:某些止吐药、抗偏头痛药、中药(如圣约翰草)等

五、哪些食物需警惕?

食物一般不会单独引起5-羟色胺综合征,但在服用相关药物(尤其是MAOIs)期间,以下食物可能增加风险:

陈年奶酪、发酵食品

腌制或熏制肉类

大豆制品

过熟的水果

酒精饮料(尤其是红酒和啤酒)

某些坚果

六、一旦发生该怎么办?

立即停用所有5-HT能药物,并积极对症支持治疗。轻型患者通常在24小时内症状缓解;中重度需使用5-HT拮抗剂如赛庚啶,严重者甚至需肌肉松弛剂和呼吸支持。

温馨提示:

就诊时主动告知目前所用全部药物;严格按医嘱服药;了解高风险食物和药物组合,自我保护。

健康无小事,用药需谨慎。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

药学部   /肖金艳

编辑:王一婷
关闭
通用底部--玉溪市人民医院